Home
返回主页
Pictures
照片
Stories, Memories and Opinions
故事、回忆与思考
Contact Us
跟我们联系
| |
走过西藏
第三章 北上无人区
——双湖很遥远——野生动物家族——草原逐狼
——加林山先民艺术——嘎尔措乡做一番新尝试——双湖人生——无
人区五日——
上一次去双湖的查桑区,只住了一晚。查桑原是双湖办事处所在地,海拔五千
米。冬季气候恶劣的时候,连藏北牧人出身的干部们也叫喊头痛胸闷。所以后来办
事处搬迁,这儿成了区委所在地。那一天我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端着相机走出房
门,初夏的天气里还感到手冷。迎面碰上挎着相机的洛书记他们。这群人得意地说,
你起得太晚,错过了好镜头——山前放羊子的小孩,比绵羊还矮哩,我们拍下了大
羊群小牧童,有意思得很。他现在不见了,躲进羊群里了。
我往山上那片羊群张望了半天,小牧童坚决不露面,也看不见他究竟隐身在哪
只羊子后面。太阳渐渐升高而且明亮起来,把东侧房子的阴影投射在地面,一道长
长的黑带。黑带前摆着一个风干了的黑色皮毛的牦牛头,弯弯牛角恰好暴露在阳光
中,此时一只骨瘦如柴的米黄色牧羊大缓缓踱来,与纯蓝的天、荒凉的山、远方羊
群、眼前牛头,一起进入我的镜头。此后我更得意地告知所有同伴,你们才真正错
过了好镜头。
后来这帧风景被《西藏文学》采用作了某期封面;再后来就是参加了西藏第四
届摄影作品展并获银牌奖。就因为它,大家不免重新打量了一下作者,不约而同地
揣测她怎么还会有这两下子。不过鉴于作者摄影实践甚少,常出些最起码的技术性
错误,所以刮目之余不免挪榆一番:“瞎猫碰上个死耗子。”
无论人家说些什么都没关系。我比对自己任何一篇文字作品都格外偏爱这帧照
片。这是博大苍凉的藏北之魂的写照:已返青的草场仍以枯黄为主调,只泛着细细
碎碎的绿,牧草稀疏短浅,从不会临风摇曳,这是藏北腹地独有的景致;孤零零的
牦牛头,瘦‘筋筋的牧羊狗,天地间无与伦比的空旷、纯净与明亮,无一不是非此
地莫有。假如草场很丰美,大绿一片,牦牛欢腾雀跃,狗们肥头大耳……那便不可
以被称为藏北了。
我把这帧照片题为《双湖很遥远》。
双湖的确很遥远。出文部办事处,小车往北跑三天,方可到达双湖所在地索卡。
从前我想象和向往双湖的时候,是把它作为了世界边缘。总觉着在双湖之外,
大约就是茫茫宇宙之海了。拉萨人说到双湖,就像欧洲人谈西藏,神秘到渺不可知。
仿佛人类之外的,非世界的。我那想法的由来,不仅因为双湖距拉萨差不多两千里
之遥,不仅因为它广阔的面积差不多占祖国版图的百分之二,大概更由于它曾是与
世隔绝的无人区。以及现在它二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仍存在大约八万无人区。西藏
人甚至那曲人大都无缘来此一走。无人区历来不参与人世沧桑。
野牦牛的双湖!藏羚羊的双湖!无边际无穷尽的雪风吹拂的双湖,忍耐着五千
米的高海拔的双湖!
由于高寒、荒凉、僻远,旧时代这儿曾是“自由民”居住的地方。藏北有句老
话:过了西方的西亚尔、鄂亚尔、阿亚尔,过了嘎尔、玛尔、哲木,地方没有名字,
人不分身份地位。
西亚尔——透明水晶山。
鄂亚尔——清清亮亮的山。
阿亚尔——崭露头角的白绵羊山。
嘎尔——白色雪峰。
玛尔——红色神女峰。
哲木——这一带河滩。
上述这些地方分布于羌塘的西部和北部,包括长江源头在内的其阔无比的地区。
那里非常冷。吐一口痰,还没有落地呢,就“立”起来,冻成冰柱了。
天高皇帝远,藏政府鞭长莫及。公务在身的官员前往这一带,也必须与佣人百
姓一样地动手搭帐篷、捡牛粪烧茶,人人平等。当地人捉弄藏政府官员的故事很多,
比如,灌一茶壶冷水,只把壶嘴烧烫,倒茶时滋滋作响,一喝冰凉冰凉——是天太
冷啦,您看刚才倒茶时还滚烫呢!直到现在,牧民见到地委、行署领导人也一副不
卑不亢的姿态。在藏北草原上,我认为自由民中大概从不存在弯腰吐舌之类谦卑礼
节。不似人烟稠密的拉萨多有繁文得节。
藏政府一度将收税地盘向北伸展推进。到了马日茶卡时,已经很荒凉了。便派
遣一名藏兵继续前往北方察看。后来那藏兵抖抖索索地返回报告说,再不能往前走
啦,前面天和地已经连在一起,水用绳子捆在背上,火挂在腰带中间,叉子枪划着
天空嘁哩喀嚓响。
藏政府一听,唔,不得了,真的已经到了天地边缘。那么收税就到此为止吧。
并将上述汇报正式行文记录在案。
那可爱的藏兵具有诗人气质。藏民族擅长形象化的描述,几句话描绘了一个世
界,有形有色有音响。我们所见的双湖在风季里正是那番模样:风沙又大又猛,天
地混沌一片;牛羊吃水靠啃冰块,人们将冰块捆在背上背回家化水;挂在腰带中间
的是火镰;风沙敲打着金属的枪叉想来自然是僻啪有声了。这次我们在双湖一带草
原上的冬季旅行中,都是从冰湖里砸冰,一麻袋一麻袋背回帐篷的。
文部境内的草场的确不错。时值冬季,黄枯的草也能临风摇曳。而藏北大多数
草场上的小草,在狂风中也纹丝不动——太矮小啦。我们在这里见到了为数众多的
黄羊。黄羊的选择性很强,适宜在水草好、气候也略好的地方生存;而北部高寒的
半荒漠地带,野牦牛、藏羚羊活跃的地方,黄羊几乎绝迹。在安多县牧场,也未见
黄羊踪影,据说因黄羊抗灾能力并不很强,前年大雪灾[注]中几乎死光了。此刻我
们转过一片小草坡,忽见几只白屁股黄羊正随着大批绵羊一道安详地啃草。牧人站
在一旁,身穿一拖到地的光板老羊皮袍,像一尊石头。听见车响,那几只黄褐色的
黄羊一溜烟儿地逃窜,只看得见屁股上的那一片片白。
牧人越来越稀少,野生动物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近年来首次对此地考察结果
认为:这里蕴藏着世界上最珍稀的动物群落,是至今地球上仅有的几块未开发区域
之一。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亚于南部非洲大陆,是中外学者瞩目境地。
一份较详细的报告称:就野生动物分布密度而言,这里比新疆阿尔金山野生动
物自然保护区要高得多。据在双湖阿木岗日至西尔岗一带考察,在五十平方公里的
区域内有藏野驴八十至一百头,藏羚羊六十至七十只以及其它动物。而申扎县错鄂
湖中的一个鸟岛,仅棕头鸥就有一万八千只至二万三千只,还有斑头雁和鸬鹚等鸟
类,在繁殖季节上了小岛,连脚都难以迈开,在四平方公里的地区就有珍禽黑颈鹤
成鸟十一对,是藏北高原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
藏北高原主要的野生动物有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它们被称为“无人区三
大家族”;还有藏原羚(黄羊)、藏狐、岩羊、盘羊、熊、狼、猞猁、鼠兔等。在
藏北东部有獐子、土豹、雪猪、旱獭。
牧人们与大自然耦合得是如此之好,毫无优越感地自视为大自然的一分子,与
几乎一切野生动物保持了友好睦邻关系,组成藏北共生共荣的生物圈,行猎只是偶
尔为之。作为草原上的客人,我们对所遇见的一切动物都情不自禁地感到亲近。明
知一天中不知要碰见多少,每次相遇仍然禁不住欣喜。我把自己所喜爱的野物作了
比较,依次为:野马、羚羊、野牦牛、黄羊。还有俗称为大羊头的盘羊可惜始终没
见到,同伴们几次发现过,我因眼睛近视看不清。
最英俊的是藏野驴。比马还漂亮。我们喜欢叫它野马。这出于某种心理和感情:
按汉族习惯说法,驴子欠高贵,“驴子”近乎贬义词。而无论在哪个民族,马的地
位都很尊贵,藏族尤甚。动物学家们把英俊潇洒的野马的学名规定为“藏野驴”,
至少伤害了我们的某些感情。至今西藏尚未发现野马。野驴、野马的主要区别是:
野驴耳朵较之野马略长;背上一条黑纹明显,野马不明显;野驴的尾巴上半段细而
缺毛,下半段较长,野马则蓬松而多毛。野驴十多只成群,也有几十只大群。而且
凡见到的都是奔跑的姿势,矫健而洒脱。奔跑速度与丰田越野车车速大致相等——
有好几次它们与我们遭遇,便赛起跑来,或者与小车并行,或者就跑在车前几米远
的地方。看得清楚极了。藏野驴全身灰褐,只有腹部和四只小腿白白的,像戴了白
肚兜,穿了白袜子。富有弹性的四蹄飞奔时,显得柔韧又醒目。加之尾巴微微翘起,
全身呈流线型,身后腾起烟尘,更显威武秀丽。听说野驴胆量最小,警觉性最高,
所以难得见它们安静的姿势。后来听聂荣一位藏医讲了一件奇怪的事,说野驴居然
能伤人,在聂荣的查吾拉牧场,野驴就咬人,而且专咬牧女。真令人不解。我想那
大概是野驴跟人在开玩笑吧。在我印象中,食草的野驴最给人以安全感了。不幸的
是野驴最易遭狼的祸害,不知为何这庞然大物居然斗不过诛儒的狼。当狼扑向它喉
管的时候,它就在劫难逃了。幸而又幸的是,藏族人历来不吃野驴,猎手也不袭击
它,所以藏野驴始终保持了种群优势——只有一点例外,剽悍的安多多玛人最喜吃
野驴肉,说野驴肉又香又甜。所以野驴一向又被称作是“多玛部落的红糖”。
慢慢腾腾的野牦牛出现了。它一切动作都是慢镜头,就是受到猎枪袭击稍稍加
快了步子,也一副胜似闲庭信步的稳健。野牦牛是一类保护动物,高原动物中的
“巨人”。似乎没人精确计量过它的体重。有说是一千斤的,有说是一千公斤的。
说一千斤的是安多县的杰巴县长,他的论据是:把一头野牛肢解,弃置牛头和肚内
秽物,需八头驮牛驮走。每头驮牛常规载重量是一百斤,算起来千斤有余。没计算
在内的野牛头非常之大,两角之间的头顶部位可并排坐两个人。野牛一年四季住在
山坡,喜欢吃柔软的邦扎草,夏季里用牙啃,冬天就用舌头舔。野牛多刺的舌头十
分厉害,也是它的武器之一。它的攻势有三种,一是角抵,二是脚踩,三是舌舔。
和人较量时,如果对方躺在低洼处,无法抵、无法踩时,就用舌舔。第一下,老羊
皮袄粉粉碎;第二下,血肉开了花。
当然野牛一般不主动进攻人,它硕大的体格、从容不迫的风度,显示一副端庄、
憨厚的模样。只有在人伤害了它又没能致命时,才凶相毕露。我已将听来的文部杰
瓦区一个乡支书的遭遇转述给许多人听了。这是一件真事,很能说明问题。能打野
牛的猎人枪法必须非常准。猎人们找个隐蔽处藏身,往往要躲上几天才有野牛靠近,
用老式的火药枪朝心脏地方射击,一枪毙命——要打脑袋就不行,皮厚穿不透。那
支书一枪没打死它,激怒的野牛冲了过来,猎手仓皇逃命,首先扔掉了武器,野牛
就在猎枪上踩来踩去,踩个稀烂;又把帽子扔了,野牛又踩;再把衣服一件一件脱
下扔掉,狂怒而愚蠢的野牛上了当,支书金蝉脱壳,赤条条钻进一块大石底下——
还好,文部一带多有巨石,要在大荒坝上就完了。最后,那野牛朝巨石拱了几下,
没拱动,才悻悻地走了。从此,那支书洗心革面,再不打野牛了。
像人类一样,野牛脾气不尽相同,极个别坏脾气的见人就冲。公野牛喜孤独,
三几只合群。最多的有人见过四、五十头的公牛群。母野牛合大群,据说为了保护
牛犊。洛桑丹珍亲眼见到十三头母野牛一律头朝外围成圆圈,圈内一群小牛,圈外
四头恶狼。只是不知这场对峙战持续了多久,结果如何。
只有公野牛不怕狼。就是公野牛死了狼也啃不动。野牛皮太厚,最厚部位在额
头,足有三寸。杰巴向我介绍野牛习性,顺便说起他家用野牛额皮做成的菜板,用
了三十年还没坏。后来我在牧人家里也用牛皮菜板切过肉。野牛全身都被牧人派上
用场:野牛毛发很长,尤其腹部裙毛长及地面。十头野牛的毛和尾巴剪下来,可以
织一顶大帐篷;牛毛帐篷最好,挡风保暖,雪水也渗不透。牛皮可以做藏鞋底、做
马鞍绳,代替金属做马镫,左侧角用来作挤奶的盛奶器,晒干的牛舌头当梳子,野
牛角刻上六字真言,又是精神崇拜物了。安多县委书记明加送我一个新鲜的野牛胆,
说胆汁可用来洗发,“三年后我去看你,你的头发保证又黑又亮,一直拖到地面。”
但那胆汁腥味非常,总下不了决心使用它,后来这枚野牛胆干缩了。
野牦牛性凶猛,无法驯养。家牦牛与野牦牛交配所生小牛也野性十足。畜牧工
作者们取野牦牛体格魁伟、适应性强的特点,数年前曾委托双湖活捉了(!)两头
公野牛,拿大敞篷车千里迢迢送到了当雄。也许野性的生命力更强健,遗传时排斥
了驯化性,畜牧工作者们的理想似乎未能实现。即使家牦牛一旦混迹于野牛群,一
年之后竟比野牛还野。那些家牦牛体格虽小得多,但由于对人类敏感,常常被野牛
群拥戴为头牛,当了内奸。据说一九七二年一场雪灾,许多家牛投奔了野牛群,到
现在人们还常能发现它们的行迹。前年那场雪灾,多玛的巴木隆附近有个乡出走了
二十多只羊子,现在已变成野羊了。荒野的召唤很诱人,深藏的野性被唤醒了,千
余年驯化成果毁于一旦。
盘羊被牧人称作“大头羊”。盘羊角是最美的工艺品。雄浑的质朴的造型美,
粗壮地弯成两个圆圈。可以作为现代人的图腾。听说它的悲剧也在这里:角盘得太
大,超过了嘴巴,吃不上草,就饿死了。
我觉得大头羊很可怜。我希望这个悲剧只是人们的想当然。我认为生存至今的
万千物种的任何形状姿态都应是合理的。把大头羊的不幸说与人听,同时把情绪也
一并输出,听者无不啼嘘感叹。听说大头羊群体纪律也很强。一群盘羊在吃草,派
一只在山头守卫瞭望。到了规定时间,另一只上去把前一只替换下来。不过所有盘
羊都有看远不看近的通病。狡猾的猎人发现了这一点,等放哨的盘羊蹦蹦哒哒跑到
另一边巡逻时,猎人就潜藏在这座山头附近;等放哨的盘羊跑回来傻气十足地高瞻
远瞩时,就死于猎人枪口了。
每天每天,见到最多的野物就是羚羊了。羚羊一对秀挺的角足有两尺长,牧人
叫它“长角羚”。除了角,羚羊似乎再没有诱人之处了。羚羊是草原上的流浪者,
没有固定的家,不能卧着睡觉,从来只是站着休息一会儿。羚羊善奔跑,脚步疾促。
当地人解释说,羚羊皮毛内有虫,冬天化为油脂,春天作虫形活动。你看羚羊在奔
跑,是因为奇痒难忍。后来我在剥下的羚羊皮内,果然发现了密密麻麻的寄生物,
指肚大小,扁平状,很像蛹。叫人发怵。
羚羊国度有严密的组织。牧人形容说:天上的大雁,地上的羚羊。它们严格遵
照这个王国的生物钟,毫厘不爽。草原上有许多细细长长的小路,便是羚羊路。羚
羊每年有两次往返迁徙,一次是初夏的产羔季节,一次是深秋的交配季节。都有固
定地址,千年不变。
每年藏历四月间,母羚即将奔赴遥远的产羔地,而它们前一年产的小羚羊必须
与母亲分开,留在原草场公羚身边。有些小羚羊不情愿,公羚们便出面干涉,用长
角把小羚羊抵开。有些实在不懂事又不听话的小公羚就被饿死了。然后由少量公羚
护送大批母羚,跋山涉水赶往传统的接羔育幼草场。
整个育羔期间,公羚在草场四周严密警戒,保护母羚与幼子,使狼不敢接近。
公羚两只长角像两把锋利的刺刀,前后左右四面出击,狼不是对手。由于羚羊产羔
地在无人区深处,猎人很少能到达,所以相对安全,所以很少有人亲眼见到成千上
万只母羚在一片草野上同时产羔的壮观景象。只听说遍地血光和胎盘。此时正是大
雁北飞季节,与羚羊年年汇聚同一地区。天上地面,两类生灵配合默契:大雁吃羚
羊的胎盘,羊羔吃大雁的粪便。双湖境内的羚羊产羔地已知有两个,一在绒马以北
的色务岗根与藏斯岗根两座雪山之间的草坝上,另一个在色哇区境内的扎加藏布江
以北。
到了返回家园的时候,公羚们又担当骑士角色,当头羊,当后卫,在侧翼守护。
簇拥着数千只母羚、幼羚的队伍,浩浩荡荡凯旋。每逢过河,总有公羚先行探路,
选择水浅处,并在水中排成一列,辅助小羚羊过河。有的幼羚不慎失足,公羚便用
长角轻轻托起,送到岸上。
藏历九月底十月初,是一年一度的交配季节,羚羊们汇聚荒无人烟的荒漠、半
荒漠地区。出于防止种群退化的本能,公羚们之间要展开竞争角逐,残酷厮杀。在
安多县境内,格拉丹冬以北的荒漠大坝——“足措塘”(羚羊汇聚的原野),我看
到了交配场地上数以万计的羚羊群。平坦的大坝漫无涯际,羚羊的阵容漫无涯际,
生平第一次撞见如此壮观的场面,被强烈地震撼了!
安多县多玛区嘎尔曲乡嘎仓地方,有个羚羊必经之路。成千上万只羚羊年年路
过此地。不论遭到猎人多少次伏击,失掉过多少同伴,仍然千百年来一成不变地在
这条路上走着、走着。不返顾,不停留。当灾难的枪声一响,阵容大乱,疯跑一阵
后,又自动组织好队列,从容前进。
鉴于大头羊、羚羊们在枪口下的遭遇,我对猎人职业有了看法。尤其一位在我
看来很了不起的人,有一次一枪撂倒了一只怀胎母羚羊,他把那羊的肚子剖开,把
即将娩出的幼羚掏了出来,双手涂满粘稠的热血,一点儿都不动感情。由此我得出
结论:所有猎人的胆略都是可敬佩的,所有猎人的心地都是不可爱的。
当然,我很虚伪,因为我随后不久便吃了那母羚的肉。
双湖大汉阿布,有一次曾路遇从接羔地踏上返程的大约四千多只的羚羊群。还
隔得很远,就见半天里烟尘滚滚,喧嚣如沉雷轰轰卷来。阿布还看过一对公野牛抵
架。百无聊赖的野牛们用打架消磨时间,人所见到战斗时间最长的达四十多个小时。
打累了,口渴了,就一起去河边饮了水再回来继续。那一次阿布一枪撂倒了一个,
另一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往这边瞧一瞧,往那边看一看,不知道该怎样办才
好。还有一次阿布开着“东风”与一头野牛对峙,那牛自恃悍猛异常,一个俯冲,
硕大的头角牴车底——要是小车一挑就翻,解放卡车也抵挡不住,大“东风”还可
以——猛一掀没有翻,牛身子就摇晃了起来,阿布认为那牛用力过猛,肯定得了脑
震荡。事后阿布特意量了一下,那野牛的一步正好是自己的九步。
阿布在双湖十年,据说他打死过近二十头野牦牛,十多只大黑熊,野羊子不计
其数。当然那是前些年尚未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时候。该保护法一经颁布,阿布
带头放下屠刀。听说要将他打牦牛的事写进书里,他表示不快。
在藏北西部,尤其在双湖驻地,不吃牦牛肉无法维持生存。对于所划定的保护
区,当地人都很明确了。我们外来人很难搞清哪是保护区或非保护区。这一次西部
之行路遇过几头野牛,我们拼命射击,人家毫不理会,摇摇摆摆走出射程。
最坏的是草原狼。谁也说不准一只狼一生中祸害的家畜和野物是几百只还是几
千只。只有人是狼的唯一天敌。狼最害怕人,狼伤人在草原上是罕见的,偶一有之,
这消息也会在大范围的草原上传来传去。但若碰上一群狼还是够恐怖的。我只见过
四只狼纠集一处的。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之后,携枪下乡的干部们只好拿打
狼来过枪瘾了。在从文部到双湖的大草坝上,我们与一只黄色狼不期而遇。大家长
短枪并用,子弹不下二十发,谁知那狼居然大难不死,长长地拖着滴血的舌头,在
广阔的草原上疾奔逃命。草原逐狼有一种强烈的兴奋感,两辆丰田紧追不舍。那狼
几次差丁点被碾在车轱辘下。我已清楚地看见那只狼复杂的眼神——狡诈的、惊恐
的、仇恨的,还有些别的什么。有那么几次的瞬间里,我感到它的目光与我的目光
相撞,它是否也看到除去兴奋、激动,我的眼神里肯定还含有别样的情绪。——我
看见它怎样疾速地左右扫视,更疾速地择路而逃。料它必死无疑,就这大半小时的
狂奔心脏也会爆裂的,我站在车里,挥舞着手枪,直着嗓子大喊:“它要死啦!它
要死啦!”两辆车上的人情绪已达到高潮,人人都在叫喊。两辆车轮番进攻。另一
辆准准地碾去,那狼却奇迹般地跃向一边;我们的车又从斜刺里冲上,车前那狼又
纵身一跳。短兵相接,战局变化多端,短枪也用不上了。大家恨不能生擒了它。后
来是另一辆车盯上了它,尾迫而去。那辆车的师傅尼玛扎西性格太文静了,开车也
没有我们丹堆师傅那股猛劲。最后的结果是小车在靠近河边凸凹不平的草墩前再不
能前进,眼睁睁地目送那坏蛋涉河而去。大家面面相觑,丹堆师傅安慰说,狼腿断
了还能活,这只狼会很痛苦地死去,因为舌头受了伤,再不能饮水进食了。好眼力
的丹堆师傅居然能看清子弹从长长的狼嘴下端穿过,直穿透了狼舌。我戴上近视镜
也只看到血舌和一路滴下的粘稠的深红色血。
平时荷枪实弹很神气的土登、格桑占堆、洛桑丹珍,还有只要停车就露上一手
的丹堆师傅,都自夸过好枪法的,洛书记更是多次讲过他曾一枪打死一只狼的光荣
历史,这一次大家互相取笑起来。后来才恍然大悟:按藏族说法,打猎时不能有女
人随行,这是忌讳。于是责任在我。有关这一点听人家讲得多了,而我不幸也有类
似经验。多年前在安多草原上,我随几位男同学一道打鱼。我历来对钓鱼之类的事
情不感兴趣:性子太急。但见他们每回都满载而归,心想我也去吧。就提了大网,
拿上麻袋,怕抬不动,还建议是不是需要赶头牦牛去驮。看那小河里密密麻麻的鱼
群,拿网卖力气地捞了半天,居然一条也没捞上。一场突然袭来的冰雹把我们赶回
了驻地。这一次打狼,我紧握六四小手枪,子弹上了膛,狼几次窜在伸手可及的地
方,只觉得一甩手就会置它于死地,可是我终于没开枪,不知为什么。
这一带牧人稀少,走上半天也没见个人影。到太阳西斜时,才碰上一顶帐篷,
便停车烧茶吃午饭。年轻人放牧去了,家里只留下老夫妻。他们年纪很大了,两张
脸已经干枯成荒山和大地一样的颜色和皱褶。患病的老太婆向我们讨药。我们烧不
好羊粪火,老阿爸便默默地坐在灶前,左手摁羊皮风袋,右手往灶里撒羊粪蛋儿。
火旺旺地燃起来了。我们就坐在黑黑的羊皮上,藏毯上,抓起自带的糌粑,啃起风
干牛羊肉和早就煮好的黄羊肉来。
从这儿往北,从前都是无人区。这一带的开发史仅有十多年。当时文部、双湖
统属申扎县管辖。当腹心地带草场载畜量饱和,便自然而然地向无人区进发。那时
的申扎县县长洛桑丹珍年轻气盛,一行五人五骑北上考察草场、绘制地图,在风雪
里、马背上制订开发无人区的规划。人类向未知领域进军,努力向自然界索取的精
神,在任何时代里都是豪壮的、感人的。他们驮上行李帐篷、带上酥油糌粑,第一
次只走到绒马,第二次走到绒马以北的藏斯岗根。在那儿断了粮。人和马只好都吃
野驴肉。以往他们从不吃野驴,这一次才发现野驴肉味道鲜美。更难以忍受的是断
了烟,只好寻找代用品,用子弹壳装一种野草当烟抽。第三年就在绒马——加林山
一带安营扎寨。开来了大车,搬来供销社,有茶、粮可供应,群众便赶上牛羊跟过
来了。此时的洛桑丹珍们又赶着牦牛,驮上生活必需品,再次北上考察,走过了现
今双湖办事处驻地。牦牛走不动了,就把野牛肉、羚羊肉卸下来,藏进一个山洞,
抬大石头把洞口堵上。十多年来,洛桑丹珍没找到一次机会再去看看。说那些干肉
现在肯定还在,因为那块大石头狗熊是扒不开的。在调离那曲的最后一次北上时,
他多想再去看看那个山洞,可惜路不太顺。
从文部到双湖,第一晚就住绒马区。区干部把我安置在一间肉库里。宰杀季节
刚刚结束。库房里密密悬挂着被砍了脑袋、剥了皮子的新鲜的羊尸。就这样慢慢风
干冻干,来年就酥松可口了。地上散乱地扔着羊脑袋。临时搭一张铺,主人抱一大
堆垫子、毯子,生怕凉着我。我慢慢打开自己的鸭绒被子,躺下不到半分钟便沉沉
入睡。在牧区乡下,很有安全感。无论夜宿帐篷、车内还是借住人家,睡眠都非常
好。
绒马这地方我已是二次光顾了。每一回都有一种说不明白的怪异感。区驻地一
带的山是红色的,区公所大院的墙上也是红的。地图上标着“红山口”字样。山色
接近殷红,虽不甚狞厉,也算惊心动魄了。
绒马第一大名胜是绒马温泉。不过数百平方米范围,热气蒸腾的泉水旁,是林
立的石峰,有笋状、柱状、金字塔状,还有的像一群高低错落的锅灶。这些泉华经
多年剥蚀,奇形怪状,斑驳陆离。热泉被吸上顶峰又流将下来,结成长达数米的冰
凌穗穗。下面是热浪翻滚,上面是冰清玉洁,云蒸霞蔚,仙境一般。
在绒马温泉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在一座一米多高的溶岩间,密密麻麻有规则地
排列着牙齿化石!显露最明显处有五排,一律牙根在下,不下百颗。比人牙大,比
马牙小。而且绝不像自然形成的。洛书记说,十多年前他们开发无人区的工作组就
住在附近,就发现了这些牙齿,那时数量很多,这一座溶岩整个儿都是,这些年来
被好事者掰去不少,你看就剩这一点了。
说是只剩一点,还是又砸了几块。洛书记拿走一块有完整牙齿的,我拣了两小
块。到了那曲,正碰上自治区文管会搞考古的侯石柱,就送他一块。随手一掰,一
个带有龋洞的完整牙齿就跳了出来。侯石柱大喜,说是牙齿化石无疑,而且石化程
度很高,至少在十万年以上。但确切年代,是人齿是兽齿,有什么意义,则要请古
脊椎动物学家鉴定。后来说起此事,新到任的地委书记李光文大惊,说这些珍贵化
石要好生保护,再不能任意毁坏,将来旅游开发到了绒马,那还是一绝呢!
——不久后我去北京,顺便把那小块化石带了去,请教古脊椎动物专家。专家
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但可惜那石上一枚完整的也不见,显微镜下的断面排列结构也
与通常的化石牙不同。他们说这大概是钟乳石吧。我快要哭起来了,说的的确确是
牙齿,我会再寄来完整的。专家们礼貌地说,若还是同一块岩石上采下的,不必再
寄啦。回到拉萨讲给侯石柱听,他微笑说,确是牙齿化石无疑——
于是很久以来这个问题弄得我辗转不寐,我想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为何单单
是牙齿的垒砌,而不见其它骨骼?这并非自然形成,定是有意识的排列。那么究竟
是谁干的呢?
后来当我阅读了大量地质资料,风闻了某些信息,得知了早在前氏族社会便可
能有人类祖先在此活动时,我猜想这是当时人们在狩猎之余的一个小小消遣,把牙
一颗颗摆弄,摞起……或具有图腾崇拜的性质,或是某次祭祀仪式的痕迹,或只是
一个少年人所为。然后留给后人一个千古之谜。
绒马第二大名胜是加林山石画。加林山上许多青褐色巨石的平面上,如腐蚀版
画一样显出众多图像:人物和动物。动物是牦牛和羚羊;有情节的是狩猎图,有人
拿一物件套住一牛头。画风简洁稚拙,酷似早期人类所为。当地人都说这些画是自
然形成的。这一带还是无人区时这些画就存在。很久以前这里是格萨尔的古战场。
开发无人区时第一批到达这里的工作组就发现了这些画。当地人还说这些画是富于
变化的,随时间和季节变化而不同,或显或隐或改变形象。这类石画文部一带山上
时有发现。
上次来加林山,夕阳使这些巨石荧荧发光。那一回多托东施效颦之作还清楚可
见,画技最拙劣的那头牦牛就是。时隔数月,那些画改变了多少?自己也疑疑惑惑
的。这期间闻讯赶来的拉萨美术界人士曾来考察了一番,几位画家意见也不统一,
所以难下定论。年代尚待考证,石画的艺术价值是被充分肯定了的。他们说,这是
西藏难得见到的最无宗教色彩的民间画。从文化价值看,这个发现还是有意义的。
这真是一桩无头案。加林山巨石的生长是从高热的地下挤出的火山角砾岩,因
含铁质(但不是铁矿),经氧化作用表面呈青褐,有斑痕,画的年代不易测定;藏
北几乎所有的传说都极少宗教色彩,都是早期神话延续,以此来证明石画年代在佛
教传入西藏之前也不可靠;就画风而言,先民的画风固然可能如此,但后来我在嘉
黎所见百姓新刻的六面棍上天地之间所有的飞禽走兽的技法,在格拉丹冬山前牧民
为迎接藏历新年在帐篷壁上所画牛羊,手法一模一样,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古今相
同,令人惊异不止。更无法从风格来划定年代了。
丢下这两个谜,继续往双湖方向前进。走不很远便遇见曲莫山。它的传说令人
毛骨悚然。本来这座山草场很好,山顶有湖,野牦牛多,牧民常来放牧。但后来常
闹鬼,马拴在那儿一会就不翼而飞了;行人路过时常有石子飞来而且听见鬼在乱叫。
后来反映上去,上面派工作组来调查鬼事,结果也挨了石头。这个乡副书记的妻子
加央亲眼看见过鬼,说长得像人,只是时隐时现——关于鬼的长相,拉萨的嘉措告
诉我,走在鬼的后面,可以看见鬼肚子里的五脏六腑,鬼背是透明的;鬼可以把人
折叠起来塞进窄窄的山缝里——曲莫山的鬼,也有百姓讲是特务在冒充。同时这一
带草场虽好,但生长一种毒草,牛羊吃了上瘾,就会慢慢死去。现在曲莫山一带几
乎没人敢来放牧了。
这一带群山连绵不绝。山势既不险峻也不平缓,是骚动和不稳定的。色彩也是
胡乱搭配,灰、绿、黄、紫任意交错。这些山,造物主未经深思熟虑便粗制滥造一
番,随后又不负责任地随手一扔。一切都有一种不成熟感,像鬼脸,像怪胎。
离开文部的第二个晚上,住查桑区。查桑这地方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上一年
我的老同学雨初带着地区文化局一群藏族青年在这里住了四个月。有关这个工作组
的生活状况我曾在《深入藏北西部》的一章里有过叙述。浪漫的人们梦想远离人群,
走向荒野,过隐居生活,可是让他在查桑住上十天八天都受不了。从信息社会走进
草原深远处,反差太大,要有毅力耐住寂寞,吃苦还在其次。有一次雨初被召回地
区开碰头会,说好八日返回的,大家便从第八天起开始眺望那条通往双湖的路。大
草原上能见度好,一眼可望见几十公里外小甲虫似的汽车。但没见影儿。次日继续
瞭望,小伙子们已经开始骂骂咧咧,焦灼和忍耐都到了极限。第三天,破口大骂起
来,砸开他的小木箱,东西丢了满地,仅有的半条烟瓜分完毕;第四天,愤怒的人
们正商议着怎样撕他的被子,烧他的书时,雨初风风火火地出现了。大家一拥而上,
又笑又叫,怨恨顷刻间烟消云散。
上回路经查桑,未见到雨初,他去了最边远的俄久美乡,乘小“北京”也要跑
上两天。那是阳历六月,牧草刚要返青,马刚经历了漫长的冬季,膘情最差。那个
俄久美莫名其妙地构思出赛马活动,将要召集起全乡牧人,雨初赶了去召开群众大
会,了解情况,宣传政策。赛马会这事有四点可笑之处:其一,俄久美之外的所有
人都在取笑这次赛马会,说在春天的六月里赛马的,不是傻瓜就是神经病;其二,
向全乡下通知说赛马会场设在乡政府驻地,差不多两万平方公里的俄久美乡的政府
所在地在哪里呢?回答是:满脑袋辫子的男人,乡党支部书记格村住在哪里,哪里
就是乡政府;其三,说是全乡聚会,实到的不过十多顶帐篷,这个乡大大了,路太
远了,许多人根本无法到达;其四,副乡长从康如地方步行赶到乡政府,需风餐露
宿十多天。他背上干肉、糌粑,徒步到乡里,就是为了向工作组长讲这样几句话:
现在的政策好啊,可是我已经老了,该退居二线啦。
副乡长是老了,一部花白胡子长长的,编成一根辫子,用红毛线绳儿扎起来。
副乡长住的康如地方如今只剩下三户人家了。前些年北上开发无人区时,俄久
美举乡搬迁,乡政府设在玛伊尔山以北的康如。再往北走就是著名的无人区巴木穷
宗了。玛伊尔山北奇寒难耐,人们又纷纷南迁,赶回许多被冻掉耳朵的牛羊。只有
副乡长和另外两户坚守康如。他步行到乡上这件事似乎令人不解:牧人从来离不开
马呀。实际情况是:他家里已经没有马了。他的马悲惨地被狼吃掉了。据统计,一
年之中,整个俄久美乡的马匹由一百三十匹降至八十匹,被狼祸害掉五十匹。整个
西部草原都是这种习惯:马匹放养,不收圈,只在需要的时候跑上几天路四处寻马
来骑。说起来,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要是在集体化时。,派一两个人便可管好全乡
的马,现在私有私养,就没法管了。无奈,人们便去请教巫师:如何保住自己的马
匹呢?巫师说,是南面的石头鬼山把马魂勾走了,要祭山。牧人们倒是依嘱而行,
可是马匹照样失踪于狼腹。
一个查桑区,方圆五万平方公里,仅有几千人,可谓地广人稀。在这样的生存
环境中,人们太需要团结,搞群体化——雨初跑遍了查桑区,得出了这个结论。每
到一个乡开会,他便游说鼓吹:地面的草可以被牲畜啃光,地下的草根却紧紧相连,
虽然分畜到户,人心不能分散啊!
自然不便于鼓吹集体化,在举国上下包产到户的背景下鼓吹集体化是不合时宜
的。但包产到户实行五年来,在西藏却有一面不倒的集体化旗帜——嘎尔措乡。
嘎尔措乡位于查桑区驻地以东七十公里。十多年前,嘎尔措乡还坐落在申扎县
城附近的嘎尔措湖畔,因草场载畜量饱和,生产无法发展,群众穷得要命。一九七
六年,嘎尔措全乡北上迁往双湖,男女老少赶着成千上万只牛羊,跋涉了整整一个
月,在查桑的玛威山下定居下来,仍沿用“嘎尔措”乡名。一九八○年,全西藏实
行包产到户政策,嘎尔措乡却想继续集体经营再试一段。
当然这样的尝试不仅仅需要勇气,还需要多方面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有
一位擅长管理的领导人才。嘎尔措乡党支部书记白玛恰好具备了这种才干。他把这
个三百二十人的牧业乡整理得井井有条。经商的,放牧的,各司其职。几年来,全
乡人均收入达千元以上,是全西藏人均收入最高的乡。
我两次路经此乡,不巧都未遇见白玛其人。第一次他率商队去阿里的普兰搞交
换去了,开着东风大车去的;这一次他又去了嘎尔措二村。本来很想同他聊聊,听
听他的感受和打算。我只看到了全乡的定居点,一排排藏房,房前一排排风力发电
机。有照明电灯、收音机和缝纫机。两个村各有一所小学。平日里老人和部分妇女
在家,劳力们被编成放牧小组外出游牧。可以不时轮流回家住几天。放牧其实不是
很简单的事情,公牛母牛、山羊绵羊需分开放牧,个体的游牧之家穷于照应。而结
成整体后再予以分工,牧民则轻松得多。
最累的是乡干部,除了各家烧茶的牛粪不需干部亲手往炉内丢外,其余都要管。
调度劳力、分配工作、记工分、搞分配……全是干部在忙。为避免吃大锅饭,他们
制订了有关集体生产经营的若干条款。例如眼下实施的多达三百条目的工分制细则,
是一九八四年的修订本。放冬羊、春羊、放一岁羊、二岁羊,有不同报酬,盖羊圈
大、中、小,都有规定工分。放每一只羊子所记工分,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的七位数
——会计使用电子计算机。
上一年雨初在此地住得久,发现了许多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比如说这里的人
们有听收音机的习惯。乡支书白玛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去拉萨开会去了,人们能够
准确地得知他哪一天回来。雨初还注意到,每逢通知晚间开会,人们从收牧后到开
会前的一个多小时里,已经换过了衣服——人们过日子,可不光是过给自己看的,
自尊感与爱美之心往往体现在外人投来的目光中。尤其女人,只有在异性面前才成
其为女人。
与其相反的一种情形是,那些极端分散的个体游牧家庭,不可免地回复了自然
状态。在大草原上偶尔碰上的每户人家,哪一个不是蓬头垢面。查桑乡一位牧女找
到工作组告状,说父亲虐待她,不让她吃饭。而老父亲又委屈地跑来解释,说女儿
常常私奔到查桑、双湖,。宁肯乞讨也不愿回家——这问题工作组无法解决。那姑
娘与一双老父母和年幼的弟弟,住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寂寞得很。她出走的理由很
简单,只是想到人群里去。
这一次来嘎尔措,就在白玛家里烧茶吃饭,把在那曲带上的牛羊肉煮过一道,
又装进竹筐。想起上次与我合过影的小孩,便出门来找。见一大群人围着大堆干牛
粪在忙,打听了一下,原来在分牛粪。这是公社化后特有的情景,如今农牧区已多
年不见了。可是转了一圈也没见那孩子。上回从双湖去文部,路过嘎尔措逗留了一
个中午。一个大约三岁的孩子长得很乖,眼晴大而亮,头发竖起毡成片儿,灰灰的
小脸蛋儿。顶奇特的是他那一身连衣裤,手捻的上毛线织成,前后不开口,只一个
领口一个裆,服服帖帖套在身上,像裹一层皮毛的小动物。据估计那服装是从领口
处穿进去,尔后再也没脱下过。幸好羊毛衫有弹性,不会影响发育的。我蹲在小孩
身边合了影,朋友们看了照片都有怪诞的感觉。这孩子同我儿子一般大哩,他们的
生活差别多大呀。
从文部上路第三天,到达海拔五千米的双湖办事处所在地索卡。
双湖,因前址措尼(二湖)而得名,因那儿饮用水矿物质含量太高曾一度迁往
查桑,后嫌查桑海拔高气候恶劣,再度搬往索卡。其实索卡地方海拔也高,水也不
好。辗转几处,丢了许多东西,唯独名字没丢掉,其实索卡地方连一座湖也没有。
牧人也都在数十数百公里之外,开阔的草坝子上孤零零几排新房。双湖建起地面卫
星接收站,可以收到中央台当日新闻及电视节目,常常放映闭路电视。有供销社和
医院,但没有新华书店。年轻的干部们对此颇有微词。但双湖也有双湖的特点,双
湖时常开办舞会。办事处副主任索朗贡布是团委书记出身,善于组织青年人活动。
打听了一下他的下落,人家说他回那曲“接羔育幼”去了——他老婆生孩子。
被安顿在同一年进藏的同学熊亮兵家。说是同学,只是未见过面。十多年前,
全国各地千余名大学生大举进藏,散布于全西藏各地区,互以“同学”相称,提起
总有非常的亲切感。熊亮兵正在那曲开会。他爱人小肖在家,小肖从鱼米之乡的湖
北调来高寒缺氧的双湖,用娇小的肩头与丈夫一道分担着生活。从小肖的言谈话语
间,可以得知这对夫妻很恩爱;等我无意间翻阅了桌面上的台历,记事栏中只写给
一个人的悄悄话,又分明可见是一对热恋中的情侣了。在精神与物质生活最贫乏的
地方,爱情弥补了一切。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肖该算是幸福的女人。她也慷慨地
把这幸福感分赠他人,待人热情周到,而且总是笑逐颜开。与前一晚我在查桑区的
女房东卓玛恰成对照。
在乡下我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妇女,她们看我,我看她们,都有异样的感觉。
交流是困难的,因为各自生存的文化圈不同。总起来讲,她们是开朗的乐天的自信
的。最初下乡来藏北,我还朦胧着某种优越感,但很快就明白了这感觉的可笑。在
文部,我借住仓姆决家,她是一位年轻的主妇,一面给我收拾床铺,一面啧啧连声:
“宁吉!宁吉!”(藏语:可怜见的,可怜见的)——她诚恳地认为一位四处奔波
的女人家是值得怜悯的。
但是查桑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两次借宿人家,两位女主人都是独居,各有各的
不幸。第一次住查桑区一位女干部家,她长期与丈夫分居,曾生过两个孩子但都已
夭亡;这一次住区卫生员卓玛家。卓玛是三十五岁的老姑娘,穿一身汉式的棉衣裤,
辫子掖进一顶草绿色老式军帽里。阴郁的脸上印有生活得疲惫的痕迹,嘴角刻着苦
涩的纹路。她很少说话,只一口接一口地抽烟。身处偏远牧区——查桑区五万平方
公里的草原上,仅有几千人——无法寻到合适的人作伴侣。同事们没有不成家的。
而她又不肯下嫁牧民。从嘎尔措乡把五岁侄儿接在身边,算一个象征性家庭了。假
如没有奇迹出现的话,大约她就这样孤独地了此一生了。
离开藏北很久,我都想起这位卓玛,她是与这片草原格格不入的人物。她接收
了许多外部世界的信息,心就高了。然而她无由走出这片草原,无力与她生长的土
地调适,使她处于两难境地。现代观念给她带来的是祸是福,叫人难以说清。
难怪女人们总在召唤和等待爱情。爱情能改变人生。小肖眼角也有了细纹,但
那是笑出来的。
双湖加油站的诺地热心提供了一个线索:东南方一整座山都是鸟的化石!
到处都能碰到不可思议的事儿,第一次听说还有什么鸟化石。自然也紧随了去。
那山是风化了的石灰岩,山脚下长着不太茂盛的牧草。刮着草原上常见的那种风。
跳下车来已睁不开眼睛,同时也冷得要命。等到捡起第一枚化石,方才明白哪里是
鸟的化石,倒是原始古海中常见的那种腕足类生物的化石——石燕。两片圆鼓鼓的
扇形贝壳扣在一起,纹路均匀清晰而美丽,尖锐的一端略勾起,上有两个深色圆点,
真像鸟的小脑袋小眼睛,扇形见则像蓬起的羽毛,满山俯拾即是,满载而归。带回
家去,是馈赠佳品。
在藏北,尤其文部、双湖一带,地面上裸露的各类化石种类繁多。一位查桑区
干部送给洛书记一个大如掌心的化石,说是小羊角的化石,弯弯的盘成圆圈,像袖
珍盘羊角。每一条纹路都像经过了精雕细刻似的精美。说是羊角化石,大家都深信
不疑。直到不久后我去了内地,在某博物馆发现了一个菊石标本后,才明白哪里是
什么想当然的羊角,分明菊石无疑,若干亿万年前的海底之物。
布满石燕的当年的海底之山应当拍入电影镜头。距我离开双湖半年之后,摄制
组到达那里,热心的诺地再次充任向导,驱车大半小时到达老地方。然而举目茫茫,
那座山却海市蜃楼般地消失了。连翻两座山,拍电影的人累个半死,却没发现一枚
石燕。诺地尴尬又诧异:他从小就在这一带放羊,后来又曾多次带人来捡“鸟化石”。
双湖干部中年轻人特别多,闲来无事,便在大院里学牧区儿童游戏:甩羊骨拐
玩儿。我想去采访一下附近的老人,有人便把其中一位年轻人叫了来,让他带我去
退休干部索多家。不过百多米远,那小伙子硬让我坐上摩托车把我载了去。这位索
多嗜酒如命,从早晨起开始喝酒。所以我得上午就去,趁他没醉时了解些情况。
大大的房舍里就见他一个人坐在炉前喝酒,后来才发现有一个很老的老人坐在
不显眼的地方一动不动,一声不响。索多身材敦实,脸色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
他是从前的畜牧局长,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也很豪爽,说不上两句话就要哈哈大笑
几声。他再三说他退休后的生活非常幸福,再幸福不过了。哈哈。
“……从前哪,木嘎尔、西亚尔、昂欧山一带没有人,索山只有猎人……到了
双湖北面才有人啦。哈哈……群众意见?群众有两种意见,一是要回去,二是还要
往北……从前哪,北面索嘎尔江冬山多木雄山住土匪,土匪站岗放哨。藏族土匪呀,
藏族土匪只抢东西不杀人,哈萨克土匪是又抢东西又杀人……哈萨克?青海那边过
来的,哈。从前哪,两只脚的人四只脚的言都要上税……野驴生活在戈壁,野牛生
活在草皮,石羊喜欢陡峭的山,羚羊四处去。哈哈哈。”
在双湖休整了几天,一想到要去无人区走一遭,就抑不住激动和兴奋。无人区,
无人区,念叨了十年的无人区,究竟有些怎样的不寻常之处,它怎么就具有这样大
的诱惑力呢!或许就因为眼下这个狭小的地球上已是人迹遍布的缘故吧。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踏上一行足迹,是人类好奇心与虚荣心的小小满足。
一般人想要游览一番无人区风光,并非轻而易举。有一西方人早年穿越藏北无
人区时,连续行进八十一天,竟连一个人影也没见到。近几十年来虽有游牧区不断
扩展推进,但仍罕见人迹。即使以车代步,也需作充足准备。至少要有生活大车跟
随,装载汽油、帐篷、炉灶、铺盖等一应生活用品。所以从地区到县上的领导人几
乎无缘到此一走。只有双湖的阿布书记是个例外。上一年大雪灾,从安多县无法救
援色务、岗龙一带灾民,阿布奉命从双湖与安多之间的美切岗根出发,迂回无人区
到达岗龙。奇怪的是,一年来虽然风大雪猛,但阿布的小车辙印仍在这片荒野上时
隐时现。
这次决定走无人区,与其说是工作需要,不如说感情需要的成分更多。刚卸任
的洛书记对藏北大地满怀深情,在任二十六年没能走遍它;新就职的行署专员土登
才旺也想就此清点一下家当。加之他俩都是双湖干部出身,双湖像娘家一样为大家
打点了行装,派一台东风大车与我们的两台丰田越野随行,又安排一大一小两台车
去北部狩猎。至少可结伴走上两天。浩浩荡荡一行五车向无人区进发。行前我豪迈
地电告拉萨:
十一月二十九日北上无人区经多玛返那曲
确切地说,一离开双湖即算进入无人区。别看双湖驻地就那几排不起眼的房子,
在荒漠的草原中却充满了人世间的温馨。每年深秋,双湖干部们便驱车出来打野牛。
在野地里一呆就是十天半月,野人一样过日子。一回到双湖的家里,心满意足地说
天堂也不过如此吧。而双湖又算什么呢,在双湖下乡的那曲干部回到那曲,说像回
到天堂还差不多——但那曲又怎样?拉萨各机关愿去那曲下乡的不多,十天的事情
恨不能一天办完,而且只在气候好些的夏秋季去,像候鸟。为此那曲人挖苦拉萨干
部是属狗熊的,地委小招待所夏季人满为患,冬季门可罗雀——冬天是狗熊蛰居季
节。
双湖干部打猎过冬,也是为生计所迫。双湖太遥远啦,离那曲上千华里,离拉
萨上千公里。蔬菜难得吃上,燃料要自食其力——双湖干部有两项额外工作:捡柴
捡牛粪和打野牛。一个单位打上几头野牛,这个冬天就好熬了。
人多势众,挺壮胆的。但是人多事情也多。刚上路走了两个半小时,那位担任
向导的小伙子出了问题。他坐在行驶中的吉普车里,拿牙齿啃啤酒瓶盖,恰巧车轻
轻地颠簸了一下,那锯齿状的瓶盖就刚好扣在喉咙里,出不来也进不去。大小车辆
上的人全都站在野地里围观他,出各种各样的主意。看他满脸紧张、哭笑不得的样
儿,大家觉得既恐怖、又滑稽,想笑又不敢、更不忍心笑,不约而同地感到嗓子里
极为不适。议论纷纷的结果,为保险起见,打发小吉普车送他回去求医。大家要在
前面一个有淡水的地方扎营等他。小伙子的角色很重要。所有人中,只有他一个曾
走过这段无人区一半的路程。不料没过很久,那辆小北京又风驰电掣般追了上来。
戴狐皮帽的小伙子鼻子眉眼全是笑,如获大赦般地轻松:那瓶盖自动出来啦!谢天
谢地!大家的喉头这才松弛下来。
双湖以北荒无人烟,只有双湖干部检柴、打野牛的车痕。这柴名叫“嘎布叫”,
烧起来有股高雅的香味。沿途嘎布叫披着小小红衣,地衣一样紧贴沙地,像大片大
片红云。根茎往下伸展,在硗薄的地层之下蜿蜒交错。嘎布叫的故事很动人。那是
很久以前众树集会的盛大节日里,树木之王悲哀地发现所有树种都来自南方。北方
怎能没有一个树种呢?树木之国的领地应该拓展到北方啊!然而派谁去呢?黄杨?
白桦?青(木冈)?……几乎所有在场的树木都往后退缩,避之唯恐不迭。想想看吧,
那一片荒凉的北方高地,生命禁区,高拔,严寒,干旱风雪……最后,勇敢的嘎布
叫挺身愿往。当时他还是一个挺拔秀丽的乔木。但他附加了一个条件:把身子藏在
地底往下生长,只把脑袋露出地面。
树木之王欣然应允。壮士嘎布叫占领了北方高地,在地下长成盘根错节的丛地,
在砂碛层之下汲取水分养分,贴在地表的红叶是生命之火的闪耀。饥寒交迫的驮盐
人游牧人路过他身旁,他便献身给他们作燃料。
牧人们杜撰了这故事解释自己在高寒地带生存的理由,或许他们根本未曾意识
到这一点:他们代表了人类,体现对地球上最高寒的陆地,对人类所能生存的条件
接近极限处的占领。
从宏观意义说,我想这是藏北牧人乃至藏民族对于人类的贡献。这说法或许不
过分。
第一天赶的路不很多,一百六十多公里。此后的四天也难有超过二百公里的。
因为早起要烧茶、吃糌粑、收拾帐篷行李,启程就晚;到下午要早早物色好宿营地。
营地至少有两个条件:淡水和牛粪。附带条件如背风等。那些藏族人扎起帐篷来很
神速,七手八脚几分钟就成。再分头捡野牛粪,从河沟里砸开冰块拿麻袋背回去。
我戴着大皮毛手套捡牛粪,双手仍冻得不听使唤。有人升火烧茶,做土巴稀饭。想
略微改善一下,就往土巴锅里削一些干羊肉。黄昏时就可以围坐在帐篷里开晚饭了。
草原上风大,寒气从牛毛帐篷壁上透过来,披着皮大衣也冷。洛书记就说,从前呵,
骑一天马,脚都冻僵了,往帐篷里一钻,暖和得没办法;现在的丰田车里太舒服了,
下了车钻帐篷,就又冷得没办法啦。
晚间我就睡在丰田车里。只盖一床鸭绒被就成。不过两面车窗玻璃需摇下一点
儿,不然冬季里有窒息的危险。我对这一点极为关注,认为窒息而死是很轻易的事
情。后来每次下乡,我都起个大早,检查别的车里睡觉的人。有一次两位藏族干部
在一辆丰田里蒙头大睡,敲了几回窗子动静全无,而车窗是紧闭着的,我便惊慌起
来,“他们是不是死了?”其实他们没死,听见人声喧腾莫名其妙地爬了起来。这
个开心的误会一直讲了许久,他们见到我就揭短——“那一次你说我们死了……”
另一台丰田车里睡着五十六岁的王工程师,整个队伍里只我们两位汉人。王工
年龄最大,但五天的无人区之行,海拔都在五千米以上,只有一晚他吸了氧。
如果能在途中碰上牧民帐篷,就意味着此处既有水,又有燃料。第一天我们就
傍着一户牧民过了夜。这是全天所见唯一的一户牧民。吞瓶盖的小伙子追上我们后
不久,悠悠向前行驶了不到两个小时,远远地看见一大群几百只羊子,放牧人是一
个背着叉子枪的青年人。前面车上的人去询问过,青年牧人遥指一处地方,一行车
便向一条沟壑处驶去。那里有一顶黑色牦牛帐篷。这唯一的一户牧民自称是安多县
扎萨乡的,一对夫妻,四个小孩,雇那位青年人放牧。上一年雪灾时,他们被阻滞
在雪海此岸,无法搬回家乡的冬季牧场,独家独户在这与世隔绝的荒原度过了漫长
的一冬。好在只要有了茶叶和盐,他们的日常饮食全部取自牛羊,倒不至于像我们
所想象的那样艰难。不过已接近自然人的味道了。无分长幼一概蓬头垢面,毫无修
饰。四只羔羊般的小孩看不出是男是女,都裹着粗粗缝制的羔皮衣,与小脸儿一样,
油灰得失去了本色。他们四个站在我们的帐篷跟前,大的不足一米高,小的刚刚会
走路,一个比一个矮,像一组石雕小品。与交通便利的班戈一带牧人不同,人迹罕
到处的牧民表情不很生动,很难感到他们对外人是否热情,连好奇都说不上,而且
一般不笑。在这种缺乏同人群交往联系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交际能力是会退化的;
而在这种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将来个人能力的形成也会大受影响。
主人声称他们是安多县城最远的牧民了。这之前我曾打听过这件事,有人说最
远的游牧点距县城一千公里,后来有人又纠正说,不过七、八百公里。依我亲眼所
见,大体估算了一下,安多县最偏远的牧民距县城不超过五百公里。直线近些,绕
道就远。远程牧民一年中只在冬季去多玛区一趟,出售畜产品,购回粮茶糖及日用
杂品。此时长江之源的嘎尔曲、玛尔曲封了冻可通行,坚冰消溶路就断了。
第二天大早,那帐篷的主人便在帐前守候,等我们用过早餐拔帐而行时,捡回
我们丢弃的啤酒瓶、罐头盒、塑料袋等等。我们走了,他们的生活复归宁静。
可见通常所说的无人区并非无人。按照第一户牧民的指点,第二天上路径直寻
到一个山坳,果然有顶帐篷。这家老人是北部通,对于通往多玛的路了如指掌。大
家手捧西藏百万分之一大地图中有关那曲地区西、北部的局部钻进帐篷请教,不料
扑了空,老人的儿子说,父亲前一天出门寻马,整夜未归。老人要去区上买茶叶,
而放养的两匹马不知流浪何方,虽说揣着望远镜,偌大草原哪里去找!
无人区的牧人都可以做国王了,每一户都有方圆几十上百里的领地。虽然地处
高寒,这里的草场却出人意料的丰美。有些谷地甚至比之藏北中部牧场也不逊色。
近些年全球气候仍在转暖,藏北无人区的游牧地带将有扩大之势。
又赶了半天路,转过一个山弯,见一大群羊子滚动在草坡上,草原王子一样的
小牧童,远远站下瞧我们。大声询问他家的帐篷,牧童抬手指了指。此时忽听一声
枪响,原来后面那台丰田打中了一只羚羊。等那几台车陆续赶到时,我们的车已停
在帐篷前好半天了。
先进去的同伴说,上一家的老人找马没找到,昨儿晚上留在这家。洛书记又拿
了百万分之一西藏地图的局部进去请教。我始终没见到这位神秘的老人,站在外面
细细打量帐篷。黑牛毛帐篷是用几根牛毛绳扯起固定在地面的。帐篷钉不是木质或
金属的,而是斫断了的羚羊角的尖端;地面丢一把斧子,斧柄也是羚羊角。真想不
到羚羊角还有这一类实用价值。
同伴们从帐篷里鱼贯而出,留下老人继续寻马,我们继续赶路。其实牧民对时
间、距离的概念很模糊,问路要打许多折扣。他们指点说,从某地到某地,骑马要
走几天,驮牛要走几天,折算成车速,出入就大了。而指点道路仅靠某座山、某座
湖的标记,就更拿不准,最后两天里我们差点儿把自己都走丢了。
无人区风光决非一般人所想象的荒凉和单调,但始终伴有异常奇特的感觉。视
野广阔辽远,世界无限展开。天际扩张,地平线后退。穹窿之大,使相距不远的车
看起来小如昆虫,对面立一位大汉也渺小了许多。而能见度又好,遥远地望见一个
黑点,要跑上大半天才分辨得出是头野牛、一块巨石,还是一顶帐篷,因为缺乏音
量对比,我那被公认的中气很足的宽厚中音,刚一出唇就轻飘飘四散而去。缓缓爬
上一个山顶,看迢遥远方,云影、山影、湖影,绰绰约约。干黄的草野上,大群大
群的藏羚羊、野驴们信步游荡,草山草滩颠连一气,延伸到绰约云影中,茫茫地融
为一体。无人区山水,其实都有名分,按其形态、颜色,取上与之相应的名,寨玛
措——小而多的湖群:“豌豆湖”;嘎玛加夏——群山名:“一百颗星星的雪山”。
广大的地域看似浑然一体,实则细微可分。荒野之路几乎不可见地四通八达。有零
星牧人的路,有驮盐的路,旧时代土匪的路,野兽的路——湖畔河边,呈放射状通
向四方的野驴饮水路,比野驴路更窄的是羚羊路,远远望去,细如游丝。
第二天下午开始,地平线渐渐升高。与昨天相比,风景大变。天地之间发生了
变化。苍穹降低而且不再完整。这片大陆升浮起来,天空唐突地向四周地平线包抄
下去,云彩也毫无准备地随之沉落。常常是欣赏了这一局部,待到翻越一座缓坡,
另一局部迎面扑来。令人好笑地联想到,每条地平线都很可疑,每条地平线之下都
有埋伏,而且——吉凶难卜。
这一方的太阳也与人类世界那一个不同。相信它在太古代、元古代,在洪水期、
冰川期之前,直到公元一九八六年冬月的今天,它都这样荒漠地照耀着。它是一个
无所事事的物体,每天每天无可奈何地例行公事而已。不仅升落的突兀有别于我们
那轮太阳,巡行路线也偏离常轨。同时又因方向感错乱,总觉着太阳不对头,有种
挥之不去的荒诞感——真正是世界边缘了。
就在这天下午,在越过大片黑色戈壁之后,踅进一条宽敞的雪谷。左右两面是
雪山,右面山低而平缓,左面山群峰高矗,气势磅礴。经久不息的雪风漫卷,把雪
粉吹送到远远的山根,又一层一层铺至山腰。山腰以下渐渐砌成金字塔基一样宽厚
坚实的斜面。这似乎就是哲木。在格萨尔时代,哲木是头戴法师帽的神汉山,为格
萨尔跳神占卜的巫师。现在它就在雪线之上,寂寞地消磨着永无穷尽的岁月。
后来阿布听了我的描述,说这儿可能不是哲木,大约是名为“诺拉羌玛”的山。
那意思是“毁坏野牛的地方”——气候恶劣、酷寒难耐的地方。
此地海拔当在五千四百米左右,地面雪粒已变成一种实在的物质,风把它雕成
美丽的图案,新月状波纹状,或者抽象的似是而非的图形。红色尘埃又为雪的浮雕
涂上一层疏密有致的釉彩。全人类只有我一人注意到并欣赏和赞美了这片堪称最现
代的大型环境艺术品。
风雪之原上,我们作了短暂停留。小车从大车厢油桶里加油。气温很低,风很
大,但满地彩石诱惑了我。藏北高原上各类彩石花样繁多,应有尽有,捡回家可作
盆景装饰。若干年前,这儿肯定有河水流过,干涸已久的河床上留有被冲刷的痕迹,
尽是夹杂红色条纹的白石子儿。陡然发现了一枚与众不同的石子儿,棕黄色有明显
的人工刮削痕。以我不多的考古常识,当下断定是件细石器。后来证实这一发现很
有意义。
就这样驶过了永久积雪的冰谷地带,驶过了黑色砂砾遍布的戈壁滩,驶过了与
藏北中部几无二致的富庶草场,驶过了一条又一条由于严寒而膨胀起一个又一个冰
丘的固体河。第三天,双湖那两辆打野牛的车与我们分手,吞瓶盖的小伙子使命结
束。不到一年前,他们从此地可以眺望到的美切岗根抗灾指挥部出发,在雪野中边
开道边走车,每天推进几公里,一直“拱”了二十天才到达这儿,与已完成发放救
灾物资任务返程中的阿布书记会师,又掉转头一路拱回美切岗根。
我们沿着宽阔平坦的草坝子长驱直入,一直深入到一个完全不能想象的地方。
已是第四天上午,由于确信距离雀莫山已经不远,而雀莫山离多玛不过三十公
里——其实远在百多公里开外,是洛书记搞错了——按地图上所标,此刻我们已在
长江源头的格拉丹冬正北,但可以不接近它,从雀莫山径直东行,便可到达多玛。
如此说来,当天可以轻轻松松抵达目的地了。在一堵土崖下面,那曲人与双湖人告
别,互献哈达,祝福一番。目送那台东风大车缓缓北去,两台丰田像望见了家的马
一样飞奔起来。
大约两百公里之外的格拉丹冬是蓦然间闯入眼帘的。纤尘不染的天空下,几何
形状的雪山丛银亮醒目。比起沿途所见草山,格拉丹冬是傲岸而高雅的伟丈夫。此
后两天里,它始终以不同距离和角度俯视我们,像白色魔障的圈套,我们差一点儿
没能逃离。
草原上出现了大车、小车的新鲜辙印。三天前安多县委明加书记来这儿看望灾
后的牧民,打了十多只羚羊分配给困难户。碰巧我们遇上一位去贮存点取羚羊的牧
民,了解到这些情况。明加书记仍在这片草原上逐户视察。大家心存侥幸地希望碰
上他,明知很难。要是能碰上的话,也不至于后来误人歧途了。
我们沿着小车辙直奔两顶帐篷,听见动静,一顶帐篷里走出两位老人一个小女
孩,另一顶帐篷里,爬出一个中年男人,双膝和双手着地,边爬边热情地打招呼。
洛书记他们快步迎上去,俯下身子同他握手问好。残废人的妻子儿女都笑盈盈地站
在帐篷跟目u。
我们全都拥挤在两位老人的帐篷里,烧水预备打茶。现在大家才搞明白两顶帐
篷原是一家人,残废人是老人的儿子,据说好像是严重的关节炎。两家都是五保户,
由人民政府照料。两家几乎没一个能劳动的人。
茶开了,每个角落都搜罗了一遍,仍然没见酥油桶。酥油桶?老人回答,已经
一年没喝上酥油茶了,酥油桶都开裂了。去年雪灾,家里的羊子全部冻死。
大家都很难受,往老人和小女孩的茶碗里各放进一小蛇酥油。临走前把从双湖
带来的牛羊肉一古脑儿倒进老人们的大盆里。
这是我们无人区之行中所见最后两户牧民。其实现在已进入多玛区的玛尔曲乡,
奇怪的是“有人区”反倒再不见人影了。
老人们并没有告诉我们,前面将遇见哪些异常情况,我们毫无思想准备地驶入
那个不可想象的地方。
那一片草坝子异乎寻常的开阔。斑斑块块的牧草稀疏纤细,褐色砾石灰沙随风
漫卷。这个半荒漠地带就是著名的羚羊交配场所“足措塘”。“足措塘”,是藏语
“羚羊集聚地”之意。草野荒原早已秋得深沉,唯有此地春意荡漾。数以万计、十
万计的羚羊铺满大地,就像从前听说过的那样:根本看不见地面。只在小车穿行其
间时,它们才急忙逃窜,跑不很远就又停了下来。我的眼睛有点儿近视,眼镜又丢
了,恰好一片大写意:依稀看见万头躜动,依稀看见犹如长城的一列。眼神好的人
老远可望见公羚以角相抵的细节,车声为它们解了围。有人曾精确地告诉我,羚羊
交配需时三周,其中一个阶段就是争夺母羚战役。目前这一阶段显然已近尾声。我
们所见惊走的羚羊群,一般都由一只公羚打头,十几只数十只母羚紧随其后,可谓
妻妾成群。如同自然界一般动物一样,母羚比公羚要丑,丑就五在没有那两根长角。
母羚很被动,没有择夫权,只屈从于强权统治。又可谓胜者王侯败者贼,那些情场
失意的公羚们,此刻不知流落哪个山头。
穿越足措塘,用了差不多三小时。我们没猎取一只唾手可得的猎物。戚哩咔嚓
拍了许多照,这一次摄影设备带得最齐全,广角镜头,长镜头和增倍长镜头,全部
派上用场。但是不幸,当时并不知摄影机发生了一点儿小故障,致使这一草原奇观
全部成为空白。
夕阳辉煌的时刻,我们已站在雀莫湖西眺望雀莫山了。
雀莫山一片绯红,甚至有些妖冶。山形酷似富士山,远远近近的丘陵草坡匍匐
在它脚下,也是红彤彤一片。暖且深沉的色调,使大地俨然升起庄重的宗教感,万
物都沐浴在这片红光中。我们站在彼岸久久眺望,直到红光渐褪,夜色将临。
雀莫山红色夕照这一晚,我们迷了路。当天所犯的最大错误,是把生活大车打
发走了。没有了帐篷、铺盖、炉灶、炊具和油料,两辆丰田越野几乎搁浅;谁也没
到过这地方,一户牧人也不见。地图翻来覆去都要给盯烂了,还是看不出雀莫山通
向雁石坪(多玛)之路的丁点儿暗示。横量竖量,比较研究,反复讨论的结果,沮
丧地决定当一夜“团长”。
奇寒的夜把时间都冻住了,这一夜特别漫长。为了消磨时光,洛书记摆弄好车
头的天线,想听听西藏新闻。离开那曲不到二十天,却有隔世之感。但不知怎么搞
的,在这西藏黝黑的旷野高地上,中央台、新疆台、青海和云南台……的广播清晰
地传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农业科学院……番茄新品种……”还有四川台
的藏语广播,吵架一样的康巴话。独独西藏台毫无声息,大约播发讯号最微弱。西
藏地盘收不到西藏台。
收了天线,闲聊了一会儿,我们车上的四个人:洛书记、丹堆师傅、小米玛和
我,各就各位坐睡起来。前排两个各自缩进藏袍,我把鸭绒被扯开,盖住小米玛和
我的腿脚:裹紧了皮大衣,寒气仍然无孔不入。冷得无法入睡,盯住车窗外幽深的
天空发呆。突然发现东方山顶上有一盏酷似菊花的光芒四射的黄灯,便不假思索地
欢呼起来:“哎,电灯——”
满车人都醒了,伸头探脑瞧了瞧,满不在乎地纠正说,那只是一颗星。
有点儿难为情,忙解释说,本以为是某个地质队的电灯亮了呢。
独自欣赏这颗夜空中唯一可见的金光闪耀的巨星。是太白金星,格外近,格外
大,藏北荒野之夜特有的景致。有生以来第一次发现有如此动人的星光。
翌日清晨,太阳还没升起的时候,我们就启程了。赶了一小时路重返雀莫山,
徘徊许久,找不到东去的路。只好按大概方向去碰运气。等我数月后第二次来雀莫
山时,才发现我们的选择距正道不过百米远,而百米之差,谬以百里。远些倒不怕,
谁知前方有些什么在等待着我们!盲人瞎马乱闯一气,一整天始终没找到可走的路。
不是在大如土丘的草墩上颠来抛去,就是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后,四顾都是大起大
伏的草山。拿望远镜瞭望又瞭望,分析过再分析,依然是前程渺茫。等偶然发现有
大车驶过的痕迹,似乎有条简易公路时,大家大喜过望,甚至喜气洋洋地聚在一起
说说笑笑,相互庆幸了一番。可是沿那条路走了艰苦的一段,方才醒悟过来:这是
一条废弃了的公路,是六十年代改道以前的青藏公路!它已成为历史,即使沿着它
能走得通的话,只能到达比多玛更远的沦沦河兵站。何况此路时断时续,路断处常
有小车越不过的深坑。沮丧地放弃了它。接近傍晚时到达玛尔曲(即长江源沦沦河)
河边时,下车去河面试了试,冰结得不牢固:不能过河。其时情况已相当紧迫——
油料将尽,食物告罄,连开水也喝不上,道路始终不见。无论向何方奔驰,总能看
见格拉丹冬。它已经变得狰狞险恶,一片白色恐怖。这里已接近多玛,本应看到牛
羊牧人,但奇怪的是一天来不见一人、一羊或一兽。只有上一年那场雪灾的遗作;
皮毛完好的完全干缩了的牛犊,完整地保存了白色骨架的羊子,一只死狗什么的,
凄凄惨惨。
烦躁气氛越来越浓重地袭来,每个人都焦虑不安。我的不耐烦是自前一个难熬
之夜发生的,一天来它迅速膨胀。在绝少人烟的大荒旷野生活五天,刚好是新鲜感
消失、不安感增长的时刻,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说不定还将出现这感那感,百感交
集,百感皆无……一代人之后也许就只留下麻木感了。总之,积无人区五天之经验,
我这人很不适宜于远离人群的隐居生活。所以当好眼力的丹堆师傅在暮色苍茫中最
早看见那条黑色公路和公路上奔走的汽车,大吼一声“到公路啦”的时候,群情鼎
沸,我也拍手大笑。迫不及待地扑上青藏公路的柏油路面时,我们的小车耗干了最
后一滴油。
五天时间在生命历程中很短暂,但这非凡的经历将使我受益终生,或许在许许
多多年之后,我仍能从中发现和领悟出新的意义,即使令人焦灼的末一天的迷途,
也给予我以诗意的回忆——
季节河已经干涸
道路也被遗弃
横陈的牛厂风干成标本
一只羚羊也不见
一只狼也不见
灿烂夕照为谁光明
草青草枯又为谁
听说此地曾遭百年不遇雪灾
人们挥泪别去
我不忍在此逗留
我要去东方寻找我的公路
公路那边有紫气升腾的巴木隆山
我已走了很久很久
眼前唯有千黄的草山颠连成片
翻过一山又见一山
早已感到审美疲倦
疲倦到懒得再看一眼
可是草山无休止地朝我蜂拥
而步履越发艰难
多么渴想那条车水马龙的公路
以及公路那边的紫色山峦
夕阳在身后轰然坠落
随即升起的某种预感
令我焦灼不安
——《迷途》1986.12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
上一页 下一页
|